10月20日晚上7点半,必赢565net官网在学院307会议室举办了研究生学术月“学术沙龙”第二场活动。沙龙主题:“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张雪雁博士担任本场沙龙的主讲人,曹亚斌副教授主持,闪兰靖副教授,王树亮副教授,袁维杰博士共同参加了本场活动。
首先,张雪雁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国家认同”概念的发展脉络、当前研究现状及典型性观点、国家认同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提出“历史记忆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根基”,从“历史记忆”的角度谈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建构在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其重要性。
第二环节,参会教师纷纷就“国家认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闪兰靖副教授认为,可以从双语教育,注重主体性的建立,以及从公民化和去政治化的角度考虑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王树亮副教授认为,要区分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等概念,由“认同”入手,提出认同是先认知,后同一。袁维杰博士则基于比较分析方法提出国家认同的认知对象该如何界定?“单一民族国家是否存在国家认同问题”、“不同民族的国家认同区别在哪”等问题。曹亚斌副教授就西方的“国家认同”概念做了阐释,分析了中西方“国家认同”现状的差异。
第三环节,师生就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国家认同的差异,民族问题和国家认同的关系何在,移民群体的国家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