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晚上,研究生学术月教师论坛暨硕士论坛抽检通报会在学院六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刘德雄书记、史小宁院长、金建萍副院长、主讲教师董伟伟副教授、张钰老师、马乔恩老师、科研秘书张莉老师,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金建萍副院长讲解了延期毕业学生论文送审和2020-2021学年硕士论文抽检情况中的专家评审意见,建议学生重视论文选题的规范性,严把论文质量关。刘德雄书记通报了学校论文抽检约谈会的情况,提出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史小宁院长给学生们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属性、专业和研究方向,要求学生们做好学术规划,强化学术素养能力,规范选题的学科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培养学科认同,杜绝学术不端等。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开题、预答辩和答辩流程,强化导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教师论坛环节,三位老师依次为学生们呈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马乔恩老师作了“历史视野融入马原理学习的路径探究”的报告。马老师详细讲解了通过亲近个体的历史、回到思想的历史、观察时代的历史和开启实践的创新这四条路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亲近个体的历史主要是通过人物写真、生平梳理、足迹追寻、情景再现等方式认识马克思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回到思想的历史要人类思想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以及理论运演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观察时代的历史则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时代给出的命题。最后,马老师分享了关于如何开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几点思考。
张钰老师作了“人向自然的生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解放思想正当逻辑”的报告。张老师从生态解放思想的视角出发,围绕生态解放主题,从生态解放之源、生态解放之因和生态解放之道三个部分进行分析。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为切入点,指出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是解放之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要通过制度性的变革通达人与自然的本质复归,这一思想对生存范式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董伟伟老师作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和方法论转变”报告,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直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论题。董老师从标志性著作《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哲学的贫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手稿分三个阶段讲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梳理了马克思的方法论转变。指出从1844—1858年的三次系统性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的总体哲学逻辑思路是从价值主体到历史客体再回到历史主体。
报告结束,金建萍副院长作出总结,提倡全体学生向三位青年导师请教学习,借助学术月活动提升个人的学术能力。
撰稿: 马 睿
监制:张 莉
审稿:金建萍